
时光荏苒,侧畔千帆。四维远见从稚嫩到成熟,从幼苗到茁壮;25载春秋已过,怀着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信念,坚定地在研制国产化测绘装备的大道上前行,不曾回头,从未放弃。只因我们想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为祖国的测绘事业赢得尊严,为国家建设加瓦添砖。
一、 春华秋实 铸造辉煌
1989年春天,国家测绘局测绘科学研究所(现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航测仪器部研制的解析测图仪完成鉴定后,为了让研究成果实现产业化,最大程度地服务于生产单位,所里决定成立公司。于是,由杨明辉出任总经理的第一家院属企业诞生了,名为北京远见遥感新技术开发公司。公司设有仪器部和软件部两个部门,员工不足20人。
1992年,国家测绘局创建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总公司,而院属企业隶属局属企业似乎是顺理成章之事。于是,公司在同一年更名为“中国四维测绘技术北京公司”。就这样,“北京的四维公司”成为当时测绘同行对公司的简称,而这个名字一叫就是12年。12年,一个轮回,像是镜头转接,是一段历史的结束,更是一段征程的开始。2004年,科技部提倡公益机构体制改革,公司为了响应研究院的改革号召,由公有制企业转为股份制企业,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并将改制后的企业更名为“北京四维远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寓意多维思考,远见卓识。今天,北京四维远见公司已经在科学管理、规范运营的道路上走过10年,并将以市场为依托,以现代化管理的经营理念,继续在中国测绘地理信息的大海中航行。
船在大海中若想不迷失方向,需有经验丰富的舵手,企业若想把握住市场发展方向,也要有掌舵人。公司董事长刘先林院士就是为我们指明方向的人。25年来,刘院士从未离开过公司,从未离开过科研一线,公司的每一项创新成果都凝聚着他的汗水和智慧。千里马需要伯乐。刘院士为公司挖掘、发现、培养了大批的技术人才,其中为公司培养的博士就有4人,这些人才资源已经成为四维远见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刘院士是四维远见的旗帜,是灵魂,他的务实、低调、执着影响着公司一代又一代的人。
由于以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为依托,公司会参与一些科研攻关项目的研究,而四维远见的创新研制通常就是从这些科研项目开始的。25年来,公司参与863、973国家重点项目、五年规划科技攻关项目、科技支撑项目、自然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科技项目共10余项,参与省部级科技攻关、测绘公益专项等更是不甚枚举。此外,公司还积极参与927、西部测图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四维远见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和课题,是为了争取经费开展创新性研究,但对于研制大型高端测绘装备来说,通常拿到的钱只是杯水车薪,公司还要再投入几倍的经费才能完成。然而,取得科研成果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能够让用户把创新成果用起来,创造经济效益,实现社会价值才是最令我们欣慰的。就像刘院士所言,在研究、制造、生产、应用的利润金字塔中,四维远见处在利润最少但却最难的最底层,但总要有人去做;为了测绘事业的发展,我们愿意把国产化测绘装备研制进行到底。
创新的过程虽然是艰苦的,但收获时的笑容也是发自内心的。天道酬勤,上天一定会眷顾勤劳的人。很幸运,上天看到了四维远见的努力和付出,为我们的坚持不懈给予了丰厚的回报。1992年,“解析测图仪的研制与推广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01年,“数字化测绘技术体系关键技术集成及产业化”再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大面阵数字航空影像获取关键技术及装备”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次荣获国家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如此厚誉在测绘企业中已屈指可数,在专攻测绘装备的同行里更属“另类”。四维远见深知,所有荣誉获得是因为我们所有的装备都有一颗“中国芯”。
曾几何时,国外测绘仪器在中国“横行霸道”,漫天要价。而今天,国内测绘装备市场已是另一番景象。进口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几乎销声匿迹,国产数字航摄仪作为后起之秀也已瓜分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而国产化移动测量系统更是把进口装备打压得喘不过气来。不仅如此,四维远见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走出了国门,把我们的测绘装备卖到了俄罗斯、乌克兰、日本、巴基斯坦、美国、澳大利亚、芬兰、肯尼亚等国家。未来,公司还将继续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或寻找代理商,让中国测绘装备走向世界。
纵然,别人对四维远见有着某些偏见,但我们依然凭着对国产化装备研制的固执和坚韧走过了25年。其实,我们的内心是骄傲的,别人做不到的事情我们做到了,别人达不到的高度,我们达到了,这一切源于公司的脚踏实地和不断进取。今天,四维远见已经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50人的高新技术企业。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形势,我们一定会抓住机遇,革故鼎新。2014年,四维远见大胆改革,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在浙江、河南、山东、北京、云南等地设立了分支机构;以北京总公司为核心,以节省资源、提高效率、协调管理的方式,开始集团式发展的新的经营模式,掀开四维远见集团的新篇章。
二、 创新之路 责任担当
由于出身航测“世家”,公司在成立之初就把研制国产化航测仪器作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当时,由刘先林院士带领团队研制的JX3测图仪和MapED数字地图编辑工作站都是国内唯一真正可用于生产的国产化航测产品,于是,公司就把推广这两款设备作为主营业务。凭借过硬的产品质量和周到的售后服务,JX3测图仪在国内外共销售150余套,MapED数字地图编辑工作站销售了500余套,成功占领国内市场,成为90年代公司发展的支撑产品;同时,也赢得了生产单位极高的赞誉。这些成绩的取得让公司的技术人员信心倍增,更加坚定了他们研制国产化装备的信念。
JX3测图仪的成功应用推动了中国航测技术的发展,但这绝不是终点。90年代中期,在生产单位还在学习使用解析测图仪的时候,公司已经预测到未来世界将是数字化时代,数字化将会成为测绘数据处理的必然趋势。1996年,公司开始研究数字测图系统,两年后,国内第一套数字化测图系统——JX4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通过鉴定,并成功推向市场,终结了中国的解析测图时代,开始数字化测图的征程。JX4的推出成为我国航空摄影测量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截至今天,数字化测图方法依然在沿用,JX4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也成为公司10多年来重要的拳头产品,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企业发展,创新引路。JX4在市场需求的指引下,不断完善创新产品技术,由最初只能处理黑白影像的A型到可以处理彩色影像的C型,再到通用卡平台的G型,直至即将推出采编一体化的JX5数字摄影测量系统。如今,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已由单机版向网络化转变,将加密、采集、编辑分离处理逐渐转为平差采编一体化,极大地提升生产效率,规范生产管理。
航测技术是四维远见的支柱技术。虽然,航测处理技术是公司发展的起点,但作为数据获取的前端,由航拍的胶片变为可处理的数字化扫描技术,在90年代的中国依然是空白。于是,1997年,公司毅然承担了国家测绘局“十五”规划的测绘科技攻关项目,开始研制国产化航空影像扫描仪,以实现此项技术零的突破。然而,光、机、电和软件等多项技术的综合研究对于仅有10万元项目经费的研发团队挑战巨大。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要做,必须成功。仅一年多的时间,第一台国产化航空影像扫描设备——Imatizer影像扫描仪就已完成,并于当年通过了国家测绘局鉴定,1999年实现第一台成品的销售。随着航空摄影技术的发展,如今的胶片相机几乎被数字相机所取代,航空影像扫描仪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而35套Imatizer影像扫描仪的销售业绩却成为了曾在中国测绘舞台上唯一留下烙印的国产化航空影像扫描装备。
航空影像扫描仪退出历史舞台,并不意味着公司对航空摄影技术的研究就此终止。进入21世纪,我国在高端航空摄影装备上的力量依然薄弱,依然需要高价进口国外的航摄仪器,于是,四维远见的使命感再次被激发。2002年,在刘院士的带领下,曾经的扫描仪团队踏上了又一条创新之路——研制国产化数字航空摄影仪。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数字航空摄影仪的研制从单相机到双拼相机再到四拼相机,历时五年才得以问世,其中的问题之多,困难之大难以想象。现任总经理左建章说过,25年来,公司研制了这么多产品,他认为数字航空摄影仪是研制过程最艰难的一个。五年磨一剑。终于,在2007年,我国第一台国产化大面阵航空数字相机——SWDC数字航空摄影仪宣布研制成功,这一成果填补了我国数字航空摄影仪器的空白。今天,以四拼相机作为主要型号的SWDC-4航摄仪经过7年的市场磨练和考验,以其独特的可更换镜头、超过同类产品的高程精度等绝对优势占领了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打破了进口相机的高价壁垒,为国家节省了大量的生产资金,为我国航空摄影技术从模拟到数字转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科学技术没有一劳永逸的坦然。随着数字城市、智慧城市的兴起,倾斜摄影相机的呼声日益高涨,四维远见第一时间感受到了研究倾斜摄影技术的紧迫感和必要性。经过三个月的努力,2010年,国产化第一套倾斜数字相机——SWDC-5数字航空倾斜摄影仪研制成功,并在同一年实现销售并执行了长春三维建模工程项目。目前,SWDC-5已经成为国内商品化应用数量最多,获取数据生产的3D产品质量最好的倾斜摄影装备。
如果说SWDC系列航空摄影仪属于小集成装备,那么车载移动扫描系统则当属大集成系统,而且是公司由航空测量转到地面测量的大胆尝试。其实,四维远见对车载移动测量系统的关注与研究早在10年前就开始了。刘院士很早就预言过“国际上先进的测绘技术就是把现有的、当代的、尖端的传感器都用上,构建一个新的测绘仪器或系统,特别是惯导技术用在测绘里有很多好处,是当代国际上最先进的测绘仪器的构想”。就是在这样的构想中,2011年底,测量型的SSW车载激光建模测量系统应运而生,这也是公司自成立以来研制时间最长、体积最大、工艺最复杂、软件开发最难的装备。时至今日,国际同类产品的硬件集成技术日趋成熟,除了外观和传感器精度有所区别外,差异不大,但对数据处理软件的研发似乎成为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四维远见一贯坚持生产国货的理念,在SSW系统中不仅使用了高精度的国产激光和惯导,更从底层开发出SWDY点云工作站和自动提取等后处理软件,从用户需求和生产实际出发,目的就是让SSW车载系统摆脱依赖,更接地气。事实证明,中国“芯”的存在,使得SSW装备的适用性更强,应用更广泛,服务更便捷。
从JX3到JX4,从影像扫描仪到航空摄影仪,从空中的SWDC到地面的SSW,这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产品之间,似乎没有关联,但把所有产品串在一起形成体系的构想早在2000年就已初步形成。由Imatizer影像扫描仪(扫描影像数据)、JX4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采集数据生产3D产品)、SMVR虚拟现实系统(生成立体实现应用)、3DPT立体投影平台(数据展示)组成的“数字化测绘体系关键技术集成”就是最早的体系解决方案。今天,公司从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应用到数据展示的全流程生产体系已经建立,且体系内的各环节更加多样化,仅数据获取装备就有航空摄影仪系列、高精度轻小型航空遥感系统、车载移动测量系统。不久,还将推出搭载机载LiDAR、机载微SAR的航摄系统以及多旋翼飞行平台系统。未来,装备体系的完善、易用、合理及多选择将成为公司技术体系创新的重中之重。总之,四维远见会继续引领中国测绘技术发展方向,用我们的创新之举助国家发展一臂之力。
四维远见不是制造商而是创造者。25年,我们始终迈着科技创新的脚步,不曾也不敢停下。因为,公司成长的根基就是创新,公司发展的源动力就是那些怀揣制造中国“芯”梦想的科技工作者。四维远见是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的企业,“中国”、“测绘”、“科学”就是我们的使命,科技报国,推动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未来的创新之路依然漫长而坎坷,但我们会永远保持积极向上、奋发图强、执着创新的精神,生机勃勃地走下去。(文/吴玉华)
上一篇: 智慧工程之无人驾驶智能施工系统问世
下一篇: 没有了
关于我们
自研产品
工程服务
新闻中心
人力资源
联系我们